1、“走好路”“架好桥”“扬起帆”“走好路”“架好桥”“扬起帆” 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不辞辛劳“下团组”,从参加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联组会时,强调“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回顾新时代党和人民的奋进历程,以”五个“必由之路”概括总结历程中形成的重要认识,数次讲话发言提纲挈领,令人精神振奋,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遵循,坚持党的领导走好“必由之路”,坚持民生情怀架好“连心之桥”,坚持起而行之扬起“实干之帆”。 循大道至万里,走好“必由之路”昂首新征程。循大道至万里,走好“必由之路”昂首新征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总结的五个“必由之
2、路”进一步深化了党的执政规律,具有举旗定向的重大作用。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必须坚定不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形成风雨来袭时中国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必须坚定不移集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合力,在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中,继续创造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 必须坚定不移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在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把握未来赢得主动, 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在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彻底整治顽瘴痼疾中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移群山填沧海, 架好
3、 “连心之桥” 天堑变通途。移群山填沧海, 架好 “连心之桥” 天堑变通途。 全国政协会议上,来自四川省民政厅的益西达瓦委员带来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昔日“悬崖村”垂直于绝壁的藤梯,另一张是如今直入云霄的钢梯,曾经与世隔绝的“悬崖村”现如今有了幼儿园、来了新教师、通了高速网,短短几年的沧桑巨变,是中国人民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生动写照。 “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语重心长,摆脱贫困不是终点,而是接续奋斗的新起点,共产党员要与群众架好“连心之桥”,做到“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群众的困难当做自己的困难,实实在在地落实到
4、行动上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所思所盼。 破巨浪立潮头,扬起“实干之帆”风雨可渡舟。破巨浪立潮头,扬起“实干之帆”风雨可渡舟。“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攻破,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在这“关键之年”“吃劲之年”,面对不断发展的复杂形势和越来越高的责任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坚决杜绝口号式、表态式、包装式应付的行为,克服“躺平”心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靠实干办好实事、 提升实效、 做出实绩, 防止把 “说了”当“做了”、把“做了”当“做好了
5、”,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中坚持真抓实干、敢闯敢干,通过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来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感悟“尚典拇指”的“铁作风”感悟“尚典拇指”的“铁作风” 聚焦“全国两会”盛况,令国人为之自豪;聆听“代表通道”声音,让我们倍受鼓舞。2022 年 3 月 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开始前举行“代表通道”采访活动,迎来了基层一线代表中国石油锦西石化公司的车工王尚典,那扬起的、残缺的“大拇指” , 回答了如何在本职工作和代表履职中体现新时代的 “铁人精神” 。朴实的话语、坚毅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一名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先锋典范”,为党员干部建功新时代树起了“铁的榜样”。 感悟“状元桂冠
6、”的硬朗与善战,党员干部更加要锤炼“铁的作感悟“状元桂冠”的硬朗与善战,党员干部更加要锤炼“铁的作风”。风”。连续 3 年获得公司车工状元的桂冠的王尚典,正是有着对岗位的无限挚爱,有着对企业发展的真挚感情,让他多年如一日,葆有着硬朗的“铁作风”,实现着心中的梦想。2022 年,我们将喜迎党的二十大召开,要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党员干部就必须以“铁的作风”,凝聚起全国人民的精气神!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行动中,真正磨炼,百炼成钢,咬定青山不放松,以敢涉险滩、敢啃硬骨头的精神推进改革,把“不务虚、只唯实”当成新常态,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好事,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难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把自己的成长与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结合在一起,不论是谋事、干事还是做人,都要从严从实转作风、持之以恒改作风,适应新时代,以无限的攻坚与善战精神成就美丽的人生追求。 感悟“断指铁人”的坚毅与担感悟“断指铁人”的坚毅与担当,党员干部更加要践行“工匠精当,党员干部更加要践行“工匠精神” 。神” 。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 则难者亦易矣; 不为, 则易者亦难矣。“断指铁人”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