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同富裕的自然尺度与空间维度,共同富裕专题党课课件,共同富裕是一个具有具体衡量尺度与空间结构维度的概念。如马克思所说,财富是“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物”。富裕是财富对于人们需要满足的充裕程度,共同富裕就是财富在人们的不同层次需要和整体上的共同但有区分和差异的充裕性满足。“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目标、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约束边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天人共富、人人共富、心身共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三大空间维度。,前言,第一部分,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第一,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共同富裕的目标。富裕是财富对人类需要满足的充裕程度。然而,我们所说的富裕究竟
2、是以满足人的需要“needs”为目标和衡量尺度,还是以满足人的想要(欲望)“wants”为目标和衡量尺度?这是进行共同富裕建设必须明晰的基本理论问题。富裕与共同富裕永远是相对于“人的需要”而言的,以满足人的需要为标准,才是衡量共同富裕的真正科学的、以人为本的自然尺度。,它表明,人的幸福程度与效用(需要的满足)成正比,与欲望成反比。合理需要越是能够满足就越幸福,欲望愈大则愈痛苦。当人类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随着虚拟经济、衍生金融市场发展而变得扩大乃至放纵时,就会背离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发展为更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应然之道,导致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乃至人类自身的生存危机,形成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对抗。因
3、此,无论生产力怎样发展,实际上永远无法满足社会中个人水涨船高、不断攀升的金钱财富欲望。共同富裕只能以人们的合理需要满足为尺度,通过发展生产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经济学上,幸福方程式一般可以表达为:幸福=效用/欲望。,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第二,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共同富裕的约束尺度,共同富裕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来实现,并以相应的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实现共同富裕最大可能的约束边界,是实现共同富裕必须遵循的另一个自然尺度。实现共同富裕要转变不顾生态承载力的末端治理型经济增长方式,以“双碳”目标和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建设,追求自我
4、与他者(包括环境)的协调与平衡。这样才能有利于改善人类的系统生存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发展模式,并提升人们的幸福感、安全感与获得感。,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放眼世界,由于强势主体掌握经济剩余索取权的社会情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出现了从长周期看的收入分配正U型分布的不公平扩大现象,即随着国民收入增长、贫富差距持续扩大,并由此引发大量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冲突。,因此,“以满足人的合理需要为共同富裕目标,以自然资源承载力为共同富裕的约束边界”,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两大自然尺度。其实,无论是技术革命还是人文演进,均必须朝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方向发展,这是共同富裕发展的内生逻辑与必然要求。
5、,共同富裕的两个自然尺度,第二部分,共同富裕的三个空间维度,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实现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这一解释今天仍然适用。从系统论角度,共同富裕建设可以分为天人、人人、心身三个层次。天人共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人人共富人与人之间的共同富裕,以最大可能实现人与人共同但有差异的需要满足;心身共富物质富裕与精神富足相互促进,物质与精神共富共足。三个层次又各有丰富的具体内涵,形成一种具有层次结构的共同富裕建设系统。共同富裕建设的这种空间维度的三维丰富性,又与我国“天人合一”的历史文化基础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共同
6、富裕建设系统。,共同富裕的基本解释是全体人民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条件下,共同富裕的三个空间维度,天人共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天人共富即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共同富裕建设的前提性理念,也是实现人与人和谐共处的根本基础与宏观系统。人是自然之子,社会系统是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只有把人与自然视作是一个共同富裕建设的统一体,构建基于生态共享、绿色发展的共同富裕发展体系,才能够真正实现人与人的共同富裕。事实上,当今世界,环境与生态安全问题已经越来越突出,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国家的国际政治经济长期战略中的重要砝码。人类今天的生存性矛盾和危机,已经由以往的供给不足危机转变为环境危机。生态环境对于今天与未来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威胁,已经大大超过了生产力不足的威胁。高质量发展与实现“双碳”目标已经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手段。在这种生存与发展矛盾转变的背景下,经济开发与环境保护已经需要重新排序。“寓富于天,天人共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层次内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人与自然的共同富裕就没有人与人的共同富裕,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首要逻辑。,共同富裕的三个空间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