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代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演进逻辑,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之共同富裕专题党课,汇报人:中天办公 时间:2022.08.15,共同富裕作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的重要内容,逻辑性地贯穿于全部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之中,是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主线,体现着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反映着共同富裕内涵的双重逻辑,确证着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前提,彰显着新的时代使命。,第一章,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苏联和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主义实践,都曾以否定资本主义的两极对立思维,形成了关于社会主义纯粹的公有制原则、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单一的按劳分配形式等具有本质主义特征的认识。
2、由于20世纪资本主义的严重危机,刚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的社会生产力在一段时间内获得了极大发展。但随着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日益暴露出两极对立和本质主义思维的形而上学局限性,这种认识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主义作为先进社会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挥,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了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根本性问题。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立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的期待与渴望,邓小平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地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辩证关系中,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
3、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大问题,确立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迄今最科学的认识。,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中,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历史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在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中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目的又是手段,他们一方面是社会主义实现自身本质的手段,另一方面也都把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身的目的,他们不是社会主义的独有特征,只有共同富裕单纯作为目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根本追求,它以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剥削的消灭、两极分化的消除为基础,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独有的文化标识,也是社会主义发展最终必然要走上的历史阶段。,在对社会主
4、义本质的科学认识中,生产力、剥削、共同富裕是内在构成社会主义本质的三个重要因素,它们分别揭示了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政治原则和根本追求。,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结构,第二章,共同富裕内涵的双重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就要系统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的不同逻辑。,共同富裕内涵的双重逻辑,共同富裕说到底是人的共同富裕,就整体来说是所有人的共同富裕,体现着整个人类的自由和解放,它把“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作为基本前提,在每个人的富裕与整体富裕的内在统一中把握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就是共同富裕整体性的生动表达。就个体来说是人所有
5、的共同富裕,它基于人的类特性“自由的自觉的活动”本质,体现着每个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要求,是每个人作为物质性存在与精神性存在有机体的全面需要的满足。整体富裕和个体富裕是深刻理解共同富裕的两个维度,是共同富裕内涵的一种主体性逻辑。,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共同富裕的新维度,形成了深刻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的一种新逻辑。,共同富裕内涵的双重逻辑,这种新逻辑从人的物质性存在和精神性存在本质出发,立足人的全面发展,深刻揭示了人的富裕不仅是物质生活的富裕,更根本更深层的还是精神生活的富裕。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人们为
6、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人类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辩证法,决定了人们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历史逻辑,对精神生活的真切关照通常要在物质生活得到一定满足之后才能实现,它反映着社会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方面所取得的进步,在满足人民物质生活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共同富裕,它决定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社会主义建设原则。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是全面理解和把握共同富裕内涵的另一种要素逻辑。,第三章,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前提,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前提,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不外是各个世代的依次交替。,每一代都利用以前各代遗留下来的材料、资金和生产力;由于这个缘故,每一代一方面在完全改变了的环境下继续从事所继承的活动,另一方面又通过完全改变了的活动来变更旧的环境。”不断创造历史的人类活动,就是在环境中改变环境,在历史中创造历史,具体表现就是对以往历史的继承和对现存社会关系的改变。一方面它以历史创造的物质文化条件为前提,在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逻辑中,确立自身的主要历史任务,突出时代